空压机房防弹30吨级就为打“嘴炮”


金门炮战,是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,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地区,国共双方隔海炮击交火的一段历史。
战事背景自行了解,今天我们是来看看在这国共双方陆海空军迄今最后一次军事冲突中,我们的空压机干了啥?
我相信很多读者到这里还是一头雾水,迫切想知道答案。
那也别急,先来看看这个建在前线上的空压机房吧...(当然成历史遗迹了啊)
放大点:

空压机房现改造为“八·二三炮战”纪念馆、民兵史迹馆、前沿作战指挥所。沿着馆内210米长的战地坑道可直达前线广播堡(世界之最大喇叭)。

这就是嘴炮利器-“世界之最大喇叭”本尊了。

这个军事广播大喇叭是由铅铝铸造而成,最大直径2.86米,长4.74米,重1588公斤,堪称“世界之最”。
图:来自网络


是不是灵光一闪?前线广播?吹喇叭?用压缩空气吹喇叭?对了!没想到的用途吧。
“海峡之声”广播站空压机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,墙壁厚1.2米,顶板厚1.6米,层高6.6米,防弹级30吨,两扇大门重达2.4吨,原安装有三台大型空压机及发电设备。
(感觉这个介绍写得也很接地气,不吹不黑,只陈述事实!!点开图片放大了看哦...)

空压机房现改造为“八·二三炮战”纪念馆、民兵史迹馆、前沿作战指挥所。沿着馆内210米长的战地坑道可直达前线广播堡(世界之最大喇叭)。

这就是嘴炮利器-“世界之最大喇叭”本尊了。

这个军事广播大喇叭是由铅铝铸造而成,最大直径2.86米,长4.74米,重1588公斤,堪称“世界之最”。
它采用仿声学原理,以压缩空气为动力,用语言讯号控制高压气流,产生并传播很强的语言音乐声波,发音头的最大声功率可达2万声瓦,有效传声距离达12公里,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对相距6公里的金门岛进行广播宣传的主要工具。

当年金门的国民党军打哑了这个喇叭,还要当作一项显赫的战绩向上级邀功呢!可见喇叭的作用在当时有多大。
1958年10月初,我军宣布解除封锁,改为“单打双停(逢单日炮击,双日不炮击;单打双不打)”,逐渐减少攻势。
大陆方面维持单打双不打状态,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,再往后一般炮弹里又只装宣传品。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,打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。直到1979年中国大陆和美国建交为止。
大陆方面维持单打双不打状态,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,再往后一般炮弹里又只装宣传品。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,打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。直到1979年中国大陆和美国建交为止。
(大爷吖,您老身手矫健吖!让我们鄙视他☟)


现在旁边有个小扬声器循环播放着过去的原声:第一遍普通话播音是由著名的女播音员陈菲菲广播的,她的声音很甜美,被彼岸的官兵称为“空中梦玲”;第二遍闽南语播音是由全军第一个闽南语播音员吴世泽广播的。
广播稿的内容包括播送我党、我军的对台政策,宣传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家乡亲人的寻亲启事等。
而对岸的台湾省的大金门岛,上面也有一个马山广播站,里面有48个广播口,相互的对着广播。
金门炮战到了后期国共两军都形成了默契,开炮前都会互相通知,在那个年代,国共透过广播“争吵”,实际上也是两岸惟一的“对话”形式。虽然广播内容针锋相对,但也有柔性的一面。
国共为反对“台独”,达成了很多默契,广播内容也随之缓和。对金门广播组还负责开炮前一遍遍地广播,“我们炮打的不是村庄,不打民房设备,只打空地,打海滩……”反复播音后,才下令发炮,尽量少打死人。
当时,如果碰到天气不好,感觉可能要下雨了,厦门对金门广播就对台军喊:“要下雨啦,大家快收被子吧。”
“亲爱的国军兄弟们,天气炎热,一天的操练劳作后,我们现在播放音乐给你们听(各地民歌依次想起)......如有建议,请致电厦门...电话...。”
“明天是周末,停止炮击,休战一天......”
(这就是“嘴炮”的来历!)
(这就是“嘴炮”的来历!)



这样的播音是不是瞬间让你想到了朝鲜和韩国呢?即便到了现在,他们双方还时不时重启对韩对朝广播呢。
原来历史是如此雷同,周而复始,往复不断......
对了,看完了也没看到空压机是吧?没办法,以及不复存在了,八成是苏联产的。
图:来自网络
文章来源:网络
欢迎给我们留言
产品中心Product Center
联系博莱特空压机
0371-86618205
经理直线:15617780920
传真:0371-86618205
邮箱:hn_bolaite@163.com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经北一路7号3楼